日前,一組名為「農民製『排石床』救病妻獲專利」的照片在網絡熱傳,江西鄱陽農民朱清華也因發明出可360度旋轉倒立的「排石床」,成功幫助妻子排出右腎內的結石被網友稱為「中國好丈夫」。朱清華透露,發明「排石床」純粹是「被逼出來的」。如今,妻子已經康復,他希望能有正規企業推廣「排石床」,惠及更多病友。
51歲的朱清華是一位農民,全家靠種水稻為生。《華商報》報道,1993年,朱清華的妻子患左腎結石並做了取石手術,後因惡化嚴重至衰竭被迫切除左腎。1997年,只剩右腎的妻子又被查出結石,且位於腎盂出口下方,靠藥物很難排出。
「我老婆只剩一個腎,再做手術可能有生命危險。醫生建議她倒立,看能不能幫助排石。」朱清華說,醫生的話給了他發明的靈感,當時妻子身體虛弱無法倒立,他就琢磨做一個幫妻子倒立的工具。
朱清華說,他只有高中文化,但懂一些農機知識,「排石床」從設計到製作大約用了一個月,成本不到千元。為了使床振動以更好地幫助排石,他打穿了房間的一堵牆,把床連接到屋外的手扶拖拉機的傳動輪上,給「排石床」提供動力。
朱清華說,1997年「排石床」造好後,妻子每晚吃完藥後就躺上「排石床」振動10分鐘左右,四五天後去醫院復查發現結石已基本排乾淨,這讓醫生都感到驚訝。
朱清華說,妻子之後每年都去醫院檢查一兩次,有兩次都被檢出腎結石。於是他又改造了「排石床」,使之升級為以電動馬達作動力,可360度旋轉、多角度振動,方便長在腎內其他位置的結石排出。「一發現苗頭就趕緊用『排石床』自己處理,家裏有設備,心裏就不慌了。」現在妻子身體已經康復,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了。
去年,在學醫的外甥的建議及專業人士的幫助下,朱清華申請了國家專利,外甥也幫他開了微博,這幾個月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聯繫他,很多人想買他的「排石床」,但他不敢賣,「這算醫療器械吧,我沒手續,沒資格賣。」也有附近村的結石患者找到他家想借用「排石床」,他就把道理解釋清楚,免費給對方使用。
註:轉載之圖文若有侵權,煩請告知永信國際專利商標聯合事務所,將盡速刪除。
|